无人驾驶插秧机下田 高科技赋能春耕生产:插秧机

无人驾驶插秧机下田 高科技赋能春耕生产:插秧机

无人驾驶插秧机在作业插秧机 。陈徐文倩摄

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静 陈徐文倩 吴胜琳 通讯员 袁静

4月3日,桃江县三堂街镇九峰村,稻田波光粼粼,两台无人驾驶插秧机正沿着预设轨迹精准作业插秧机 。机械臂灵活舞动间,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植入水田。这种高科技种田的场景引得不少村民驻足围观。

这些插秧机来自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“大队长农业”插秧机 。据测算,每台无人驾驶插秧机插完1亩田大约10分钟,较传统插秧机快2分钟。操作人员只需将秧盘放置在机器后斗上,设备就能自动完成分秧、取秧、插秧等全流程作业,大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。

作为“大队长农业”最新引进的智能农机装备,这批无人驾驶插秧机当天是首次投入作业插秧机 。“传统插秧机需要专业机手操作,而这款设备只要掌握启动方法就能使用。”企业负责人高贵介绍。
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“大队长农业”作为当地龙头农企积极响应,当即对公司的20台插秧机进行升级,安装了自驾仪和摄像头,实现了无人驾驶插秧插秧机

深耕农业社会化服务多年的高贵,一直致力于推广机械化插秧等技术,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插秧机 。目前,企业服务范围已覆盖修山、桃花江等5个乡镇,签约面积1.3万余亩,服务22家种植大户和百余户散户。

农业生产,贵在抢抓农时插秧机 。高贵表示,新设备的应用使1.3万亩早稻插秧周期缩短,较往年提前3至5天。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更通过延长秧苗日照时间为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。

创新不仅体现在田间作业上插秧机 。在修山镇3万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基地里,3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,仅需3名工人即可完成秧苗转运。“从播种到覆膜的全流程都已实现机械化,效率提升60%,人工成本降低70%。”高贵说。

种粮大户杨赛辉将200余亩稻田的育秧、植保等环节全部外包给“大队长农业”,实现亩均纯利400元插秧机 。“既规避了风险,又享受到了种田的自由。”杨赛辉感慨道。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fcrjx.com/post/1129.html

友情链接: